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依托计算机技术、传感和显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三维数字模型,并可被编制到显示系统中,生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等能让参与者获得沉浸体验的人工环境。
通过构建沉浸度较高的虚拟现实环境,呈现实时的虚拟现实场景,激发使用者产生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等身临其境的感受。用户在各个虚拟场景中,可以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刺激和运动对象,实现与虚拟空间的实时交互,并实时监控用户的心理状态和各项生理指标,根据用户的实时动态变化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案,从而达到心理危机干预功能以及特定心理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功能。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内容的高度可编辑性和可创造性,被广泛运用认知科学的各相关领域研究当中,并成为元宇宙发展的实际载体。实验室配备了HTC VIVE Pro 2头盔式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和CAVE系统。
①PPT-N空间定位系统
PPT-N高精度主动红外空间定位系统,采用最精准的红外光学主动追踪方式,摄像头分辨率为1280×1080,追踪精度小于1mm,刷新频率为240Hz,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延迟。PPT-N系统另一大技术优势为多用户同时追踪,PPT可实现50m×50m的高品质、大范围、精确的多人同时追踪。

②Vizard虚拟现实开发平台
Vizard虚拟现实开发引擎借助Python可快速搭建虚拟现实交互场景,原生兼容市面主流虚拟现实设备和心理学科研设备。为科研人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快捷高效的基础技术支撑,帮助老师和科研人员快速开发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学及相关领域实验,可满足多种复杂实验流程的搭建,同时也可根据前置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执行分支。

③CAVE视觉呈现系统
Cave是围绕着观察者具有多个图像画面的虚拟现实视觉呈现系统,多个投影面组成一个虚拟空间。CAVE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将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技术和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进行结合,产生供多人使用的完全沉浸的虚拟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