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下午,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开题论证会在合肥师范学院锦绣校区顺利召开。该项目由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方东玲教授领衔主持,系安徽省本年度获批的四个省哲社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我校“应用心理”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

论证会由学术副院长郝宁教授主持,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朱春燕教授、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吴乐教授、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侯娟教授、智能科学系主任孙登第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滕瀚教授等五位专家组成论证委员会。科研处、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共同与会。

项目组在开题汇报中系统阐释了研究架构:基于“理论建构-技术开发-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围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智能识别技术开发、干预方案设计等核心维度展开攻关。项目组创新性地整合心理学、人工智能、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新模式。
论证委员会经过深入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紧扣《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国家战略需求,在三个层面凸显重要价值:理论层面创新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范式,技术层面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填补应用空白,实践层面构建“校-家-社”协同干预机制。专家组特别指出,项目设计的动态监测模型与精准画像技术具有显著创新性,建议进一步优化数据采集规范,加强多模态信息融合分析,完善跨平台技术衔接方案。

方东玲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该项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要求研究团队立足“三个面向”深化研究:面向学生发展需求构建分级预警体系,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开发智能平台,面向社会治理创新建立协同机制。项目组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重点突破心理危机早期预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平衡、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等关键技术,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安徽经验”。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我省百万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程,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