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署,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2025年3月28日至29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发展中心承办的全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能力培训课程集体备课会在我校举行。来自省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会议由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马家松主持。合肥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发展中心主任方东玲,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一级调研员夏军,省心理学会理事长葛明贵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合肥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负责人及课程专家组全体成员参与研讨。
夏军在动员讲话中系统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强调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他指出,此次培训将覆盖全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通过构建标准化课程体系,切实解决辅导员在心理危机识别、干预等方面存在的现实短板。
方东玲指出,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对培训质量期待很高。并介绍了培训方案研发过程,明确课程建设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关键,课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课程方案历经半年的实证调研与多轮专家论证,形成"理论奠基-技能实训-案例解析"三维一体的课程架构,希望各位专家认真备课磨课,积极支持中心的工作。她表示,作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中心将统筹优势资源,建立"集体备课-示范教学-质量评估"的全流程保障机制。
在为期两天的深度研讨中,专家组围绕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及安徽省配套实施方案要求,重点打磨六大核心课程模块。通过分组研讨、交叉评课、模拟试讲等形式,就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实操性、案例选编的典型性展开专业论证,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
省级示范培训将于2025年5月启动,为期一年,按批次完成全省高校辅导员轮训工作。此举标志着安徽省在构建全员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机制方面迈出关键步伐,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